English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旅游学院新

网站首页

媒体旅院

7月9日【中国旅游报】 谢朝武:强化暑期旅游安全重在风险防控

时间:2018-07-11 14:52:34  浏览:

暑期是游客出游规模大、安全风险较为复杂的阶段,各地政府和旅游部门应将暑期安全视为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治理方式,落实治理举措,打造让游客放心的旅游环境

  7月5日,两艘载有中国游客的游船在泰国普吉岛附近海域突遇特大暴风雨发生倾覆,造成重多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目前正值暑期,外出旅游人员较多,一些地方雨情汛情等情况突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及时进行风险提示,提醒旅行社和游客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安全检查监测和应急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文化和旅游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召开应急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要求各地旅游部门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各类涉旅突发事件发生。

  暑期是游客出游规模大、安全风险较为复杂的阶段,各地政府和旅游部门应将暑期安全视为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治理方式,落实治理举措,打造让游客放心的旅游环境。笔者认为,暑期旅游安全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牢固树立旅游风险意识。安全和风险是矛盾统一体,有效的风险管控是实现安全旅游的基本前提。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相关政府机构、各类旅游企业和广大的游客都应牢固树立风险意识,理性认识旅游安全风险、重视旅游安全风险预控。有关部门明知存在旅游安全风险却不采取治理行动、游船企业在有明确气象预警情况下仍启动游船设施、游客在有明确安全警示情况下开展冒险活动,这些行为都是风险意识薄弱的表现,也是各类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的源头。因此,旅游部门和企业要将“树立风险意识、强化风险观念”作为旅游安全预防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

  二是建立务实的旅游安全治理机制。旅游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负责旅游安全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履行旅游安全监管职责”。各级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旅游安全工作,积极统筹旅游安全工作任务,明确各类旅游安全业务的具体分工,实现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监管主体的具体化。要充分认识到,在全域旅游的发展背景下,要积极建构“全社会联动、多部门协调、专业化监管”的旅游安全治理机制,实现旅游安全治理工作的具体化、务实化和有效化。

  三是推动旅游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化。传统的旅游安全工作正面临着风险体系复杂化、监测预警难度大、应急处置效率低等困境和挑战。我国庞大的出游规模和各地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加剧了旅游安全治理的难度。因此,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支撑旅游安全工作,推动旅游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化,建立覆盖旅游全过程的便捷信息环境,实现旅游预防预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恢复管理的智能化,打通政府、企业和游客间的信息屏障,给游客即时、充分、全面的信息支撑,是有利于旅游活动安全化、支撑旅游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

  四是加强出境旅游安全专项治理。普吉岛游船倾覆事故表明,我国出境游面临的风险环境非常复杂,强化出境游安全管理应成为当前出境旅游发展的重要议题。出境旅游安全既与境外目的地风险程度和管理能力有关,也与产品线路、旅游过程中偶发风险、游客风险意识等密切相关。旅游部门应该加大对出境旅游安全风险的宣传力度,引导游客合理选择旅游产品,推动出境旅行社、在线平台等强化主体安全责任,推动经营出境业务的旅游企业建立旅游安全风险排查规范,积极强化面向出境游客的风险预警工作。同时,积极推动出境旅游安全保障业务的商业化和市场化,为出境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五是强化旅游电商平台的安全责任。旅游电商平台事实上承担了旅行社的功能,但在安全责任分担上却长期处于模糊地带。因此,旅游电商平台的安全责任有必要明确化。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对在线旅游企业和平台进行紧急排查,在线旅游企业和平台在宣传销售高风险的出境自助游项目时加强风险提示,要指导在线旅游企业和平台建立完善出境自助游应急机制。从全程治理角度而言,旅游电商平台应对所销售的旅游产品承担源头安全责任,要在产品风险排查、风险预控、即时信息预警、事发应急处置、事后责任承担、全程风险教育等方面建立系统化工作体系。在某种程度上,主流的旅游电商平台有实力和有能力做好旅游安全工作,市场也期待他们进一步强化旅游安全保障能力。

原文链接:http://www.ctnews.com.cn/art/2018/7/9/art_124_21849.html

地 址:福建省泉州市城华北路269号华侨大学华园大道旅游楼 邮编:362021 电话:0595-22690013 22693521(Fax) 邮箱:lyxy@hqu.edu.cn 版权所有 1996-2016 华侨大学 闽ICP备11002060号-4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