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旅游学院新

网站首页

(1号通知)旅游安全高峰论坛(2015)“旅游安全与海丝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

时间:2015-08-26 00:00:00  浏览:

一、会议背景

我国正大力推动“一带一路”的宏伟战略,2015年3月国家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发展沿线特色旅游,让旅游合作和互联互通建设相互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区域拥有世界最精华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是世界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黄金旅游之路。海丝旅游发展需要各国多层次力量的共同支撑。

安全是旅游发展的前提,是海丝沿线国家开展旅游产业合作的基础条件。因此,加强海丝沿线各国旅游安全合作,推动海丝沿线国家的旅游产业整合,是各国政府、各地区、旅游学界和业界共同的责任。为践行国家“一带一路”的宏伟战略,加强海丝旅游安全研究,推动海丝沿线国家的旅游安全发展,促进海丝沿线国家开展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由华侨大学主办,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华侨大学海丝研究院、华侨大学旅游安全研究院承办的“旅游安全与海丝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将于2015年12月11日于“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福建泉州举行。

 二、会议时间、地点

2015年12月11-12日 福建 泉州

三、会议组织与支持机构

1.会议主办单位

    华侨大学

2.会议承办单位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华侨大学海丝研究院

    华侨大学旅游安全研究院

    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

3.会议顾问单位

中国旅游研究院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

福建省旅游局

 

四、会议主题与内容

●旅游安全与我国海丝旅游战略

●旅游安全与海丝沿线国家的旅游发展

●海丝沿线国家的旅游安全风险

●海丝沿线国家的旅游产业整合

●旅游安全与南海旅游发展

●气象气候与海丝旅游发展

●自然灾害与海丝旅游发展

●宗教文化与海丝旅游发展

●人文因素与海丝旅游发展

●海丝旅游发展的保险保障

●其他相关议题

 

五、论文征集

    本会议向海内外学者征集中、英文论文,论文主题以上述议题为主,也可根据会议主题自行选择。
    请在2015年10月15日前以附件形式通过电子邮件将论文摘要寄至会议官方邮箱:
tsafety2015@hotmail.com
  摘要须包括作者信息页(文章标题、作者姓名、职称、单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E-mail地址)和摘要页(摘要及关键词)。
  请用Word软件编辑,中、英文摘要各限500个汉字或单词,中英文论文全文各限8000个汉字或单词。
  会议委员会将对稿件进行审核并在2015年9月30日前通知作者审核结果。

   本届研讨会的优秀论文将在旅游安全蓝皮书《中国旅游报告》上出版,也可推荐给有关刊物公开发表。

 

六、关键时间节点

2015年10月15日:提交论文摘要截止(中英文摘要各限500字以内)
   2015年10月30日:摘要录用通知
   2015年10月30日:注册开始

2015年11月20日:提交会议回执截止
   2015年11月30日:提交论文全文截止
   2015年12月11日:与会代表报到、现场注册
   2015年12月12日:主题发言、分组会议
  

七、会议费用

1.本会议属于学术会议,无会议注册费用

2.本会议提供会议期间的工作餐

3.参会人员的住宿和来往交通费自理。

 

八、会议秘书处联系方式

单位: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城华北路269号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邮编:362021

联系人:邹永广(15959958113)     曾怡(15375891375)

传真:0595-22693521

会议邮箱:tsafety2009@hotmail.com

论坛官网:http://ctssr.hqu.edu.cn


TOURISM SAFETY SUMMIT FORUM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vel Safety and Sea Silk Road Tourism

TSSF2015   ICTS&SSRT2015

HuaQiao University, Quanzhou, Fujian, China

December 11th to 12th, 2015

“One Belt, One Road(OBOR)” Initiative, proposed in 2013 and strongly promoted in China, refers to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which explicitly put forward that China will develop specific tourism,  and then make the tourism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vity get mutual promotion. There gathers the best natural and humane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countries and areas along the Sea Silk Road, which can be called the most active and potential golden traveling route. Therefore, Sea Silk Road Tourism needs the cooperation among the countries and areas.  

Safety is the premise of tourism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ccordingly, it is the common responsibility of scholars, entrepreneurs and governments of all countries along the Sea Silk Road to enhance the tourism safety cooperation and tourism industry integration. To practice OBOR initiative, promote tourism safety study communi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among countries along the Sea Silk Road,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vel Safety and Sea Silk Road Tourism ,hosted by Travel Safety Research Base of China Tourism Academy, will be held on December 11-12th 2015 at the HuaQiao University in Quanzhou city, which is the capital of East Asia Culture 2014 and departure port of ancient Sea Silk Road. 

This forum aims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both academic scholars and industry leaders in fields of tourism safety or Sea Silk Road to exchange novel ideas and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You are an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expert in tourism safety. Your participation will be among the highlights of the Conference. We sincerely hope that you could accept our invitation.

 After refereeing process, all accepted papers will be published on international travel safety Research 2015(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

Important dates:

Abstract due: September 15th,2015

Abstract Recruitment notices: September 30th, 2015

Registration Start: September 30th, 2015

Registration Due:November 20th,2015

Full paper submission due: November 30th,2015

Conference: December 11-12th 2015

Contact us
Email:safety2015@hotmail.com
Cell phone:+8615375891375
Tel: +86595-22693521


Address:
Travel Safety Research Base of China Tourism Academy,
Huaqiao University
269 Chenghua North Road, Fengze District
Quanzhou, 362021, Fujian,China

 

Please visit the official website http://ctssr.hqu.edu.cn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Wish to see you in charming Quanzhou.

Best Regards

The Committee of TSSF2015

safety2015@hotmail.com

 

附件1

参会人员回执单

姓名

 

联系电话

 

性别

 

手机

 

职务

 

电子邮箱

 

单位名称

 

是否提交论文

          

会议论文题目:

是否做会议报告

          

会议报告题目:

抵达时间(月日时)

 

抵达航班或车次

 

返程时间(月日时)

 

返程航班或车次

 

● 住  宿:华侨大学专家招待所,协助预订,住宿标准:标间180元。

● 联系人:邹永广

● 请务必于1120日前将此回执发到联系人邮箱中。

 


附件2: 参会论文格式

 

请参会作者务必提交的word文档的稿件。

【论文字数】 (注:正文,五号宋体,单倍行距)

12000 字以内 (包括题目、摘要、参考文献等)。

【论文题目】(注:黑体,三号)

所有来稿请提供中英文题目。题目力求简明、醒目,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摘要】 (注:五号,宋体,“摘要”、“关键词”;两个标题加粗)

须附中、英文摘要,内容对译。结构主要包含五个方面:背景与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观点)或建议。目的部分须简洁,可以省略。

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及邮编。

【关键词】 (注:五号,宋体,“摘要”、“关键词”;两个标题加粗)

关键词3~5个,包括研究区域、研究时段、研究方法、研究学科等。

【计量单位与变量】

文稿中计量单位一律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所有计量单位符号均为正体,用标准符号表示,如“m”、“m 2 ”、“t”等。各种专业术语按国家标准使用,同一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人名、地名等要求全文统一。 变量采用斜体,但数字采用正体。

【图表格式】(注:表头,小五,宋体;图名称。小五,宋体)

每幅图表应冠以中、英文图(表)题。说明性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本刊采用三线表(在Word软件中选:表格-插入表格-自动套用格式-简明1),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 t 值、 p 值等),则在这一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图表中如有引自它刊者,应注明出处。文章全部图表不能超过5个。

【数字】

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统计学符号】

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书写时需特别注意这些字母是英文还是希文、是大写还是小写、字母顶端的标记及上下角标。

【参考文献】 (注:五号宋体,单倍行距)

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只列文中引用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出版的用脚注说明),正文引用之处在右上角标注编号 ,参考文献请尽量选择近年发表的文献。参考文献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 et al. ”。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英文文献中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如J.C.Smith文献著录为Smith,J C ,为便于国际检索机构和读者查阅,非英文(包括中文)参考文献应译成英文。

○ 中文期刊文献

[顺序号] 著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 1 : [1]郭剑英,王乃昂 . 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估——以敦煌为例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 19 ( 6 ): 811-817 .

○ 英文期刊文献

 [ 顺序号 ] 著者(英文作者姓在前,需要全拼;名需要缩写,且大写) . 文献题名(只首字母大写) [ 文献类型标识 ]. 刊名(除了介词、连词等虚词外,其余单词首字母都需要大写,且斜体),年,卷(期):起止页码 . 例: [1] Baloglu S, Pekcan Y A. The website design and Internet site marketing practices of upscale and luxury hotels in Turkey [J] . Tourism Management , 2006,27(3):171-176.

○ 图书文献

[ 顺序号 ] 著者 . 书名 [ 文献类型标识 ]. 出版地 : 出版者,出版年 . 起止页码 .例: [1]张帆,李东.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二版)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97-122.

○ 学位文献

[ 顺序号 ] 作者 . 题名 [ 学位论文 ].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 . 年份 . 起止页码 . ( 英文翻译在前,中文在后 )

例: [1]陈思屹.古村落旅游商业化的初步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为例[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作者简介】(注:小五,宋体,居中)

作者相关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以及主要研究方向和 E-mail 。

【标题格式】(注:一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单倍行距,段前8磅,段后3磅)

(注:二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单倍行距,段前8磅,段后3磅)

(注:三级标题,五号宋体,加粗,单倍行距,段前8磅,段后3磅)

 

 

 

 

华侨大学简介

     华侨大学是中国著名高等学府,创办于1960年,校区分别坐落于中国著名侨乡福建省厦门市和泉州市,学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华侨大学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周恩来、李先念、习近平、胡锦涛、俞正声、邓颖超、贾庆林、李长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为学校建设与发展做出重要指示。

   华侨大学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秉承“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贯彻“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的办学理念。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国家领导人廖承志、叶飞亲自担任首任、次任校长。现任校长为海内外著名华文教育学家、博士生导师贾益民教授。

      华侨大学设有研究生院,有31个学院,138个研究院、所、中心;有2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8个本科专业。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形成了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工管相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4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2个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含培育)”,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基地,1个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1个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含建设),1个福建省商务研究基地, 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1个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学校总占地面积22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7.6万平方米,现有各类图书资料共 390 余万册。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简介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成立于2004年,前身华侨大学旅游系(创建于1984年)是教育部最早批准成立的全国八所旅游高等院校之一,是“中国旅游名校T10联盟”成员单位,也是国内第一家可以直接向海外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旅游院系。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正副教授19人,20人拥有博士学位。学院拥有博士、硕士、本科、高职完整的学历人才培养体系,现有1个博士点(旅游管理)、3个硕士点(旅游管理、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MTA)、4个本科专业(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和1个旅游管理高职专业。其中旅游管理博士点为全国四家独立二级学科博士点之一,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旅游管理高职为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旅游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十二五”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学院还是首批获得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TA)招生资格的院校。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设有海峡旅游发展研究院、闽澳研究所、旅游科学研究所等9个研究机构,有中国旅游研究院首批五个外设机构之一的旅游安全研究基地。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近40项。开创国内旅游安全学研究先河,旅游安全与风险管理、旅游服务与饭店管理、港澳台侨地理等研究在境内外有较强影响力。

 学院历来重视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并行,依托雄厚的人才基础和特色鲜明的社会服务能力,长期致力于为国家、省市县提供立法咨询、规划设计、高端行业培训等高层次智力服务,各类项目共计300多项,选派多名教师挂职担任福建宁德、武夷山、仙游、泰宁等重要旅游地旅游分管领导,积极为地方旅游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011年,华侨大学与汇丰置业(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在旅游学院的基础上举办高尔夫学院,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管理,开创了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

 学院以交流为依托,大力拓展国际交流空间,与海内外相关教学科研机构长期建立了良好的学术合作关系,多位教师有海外留学或境外访学经历。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澳门旅游学院及台湾多所高校开展交换学分等交流合作,与泰国博仁大学、庄甲盛•叻嚓帕大学开展交换实习生合作。2013年开始学院并率先实现与美国关岛大学互派交换生,国际化办学水平全校领先。2014年9月,学院始设旅游管理专业全英文班,为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新的时期,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将本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领先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定位,以更开放的视野把握时代脉动,以更坚实的脚步迎接未来挑战,以更完善的学科体系、更厚实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更多更杰出的旅游人才,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水平旅游学院奋勇前进。

 

华侨大学旅游安全研究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简介

 华侨大学旅游安全研究院与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CTSSR)实施共建。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是由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由中国旅游研究院进行学术管理、依托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成立的旅游安全研究机构,是中国旅游研究院第一批设立的五个外设研究基地之一。2009年9月15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杜江在北京正式为“旅游安全研究基地”授牌。

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的首席专家和主任是旅游安全领域的学术权威郑向敏教授。在郑向敏教授的带领下,基地在旅游安全领域有长期的积累和丰硕的成果。基地曾主持过我国第一个旅游安全领域的国家社科基金《我国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研究》,出版过我国第一本旅游安全领域的专著《旅游安全学》,并受国家旅游局委托进行《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的修订工作,并正与国家旅游局综合司合作出版《旅游安全培训系列教材》(一套5本)。

安全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推进旅游安全研究对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国旅游业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基地将秉持中国旅游研究院“政府智库、业界智囊、学术高地”的建院宗旨,坚持“创新为学,服务产业”的理念,扎实深入的推进旅游安全研究,为我国旅游产业的安全发展贡献智慧。

 

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简介

 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3月20日,是华侨大学直属科研机构。研究院由华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新闻社、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社会科学院联合共建,下设经济战略研究中心、国际政治研究中心、文化交流与传播研究中心。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裘援平兼任研究院名誉院长,华侨大学校长贾益民兼任研究院院长,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章新新、福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冯潮华、福建社科院副院长李鸿阶、华侨大学许培源教授任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院紧紧围绕“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统筹开展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密切相关的前沿性课题研究;同时,整合海内外资源,提供战略研讨和凝聚共识的高端平台;致力于打造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学术高地和服务国家海丝战略的重要智库。

地 址:福建省泉州市城华北路269号华侨大学华园大道旅游楼 邮编:362021 电话:0595-22690013 22693521(Fax) 邮箱:lyxy@hqu.edu.cn 版权所有 1996-2016 华侨大学 闽ICP备11002060号-4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